基于熔融沉积制造(FDM)3D打印根管复合材料及牙髓治疗应用研究
报告人:周武艺
所在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3D打印材料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周武艺(1976.10-),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耒阳人,第十一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05年于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今分别在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担任制药工程系系主任(2015-2019年),现为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质3D打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3D打印技术及应用科普基地负责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学者(2010-201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2014-2015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机械与航空系访问学者(2017-2018年)。担任广东省增材制造研究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广东省3D打印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委员,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3D打印标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理事, 广东省生物化工与制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生物质3D打印复合材料研究。 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课题12项。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件,参与制定团体标准1件。获得省级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佛山市禅城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报告摘要:
通过熔融挤出工艺和基于熔融沉积制造(FDM)3D打印技术制造牙根填充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26.795±1.173 MPa)和弯曲强度(6.037±0.37 MPa),高于医用牙胶的拉伸强度(12.19±0.5 MPa)和弯曲强度(4.9658±0.25 MPa)。充分说明了纳米粒子与基体之间产生了较好的化学相互作用。通过生物抑菌圈试验和吸光光度法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抑制并杀死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于大肠杆菌。CCK-8法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细胞毒性水平为0-Ⅰ,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符合牙髓根管充填材料的标准。这种3D打印新型牙根填充复合材料解决了根管填充材料的卡脖子技术,有望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用于治疗根尖周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