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3D打印与成像技术的类器官研究与应用展望
报告人:徐铭恩
所在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
徐铭恩博士,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首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生物3D打印、药物筛选、数字医疗等交叉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浙江省等各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在Bi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持有美国、欧盟等国内外专利80余项。实现生物3D打印设备、生物材料、植入器械和组织制品产业转化,成果被Merck、Johnson、Medtronic等公司及国内外知名医院应用。兼任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学会3D打印分会副主任;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
摘要:
类器官是从干细胞或肿瘤细胞发育而来,经分化自组织形成的具有组织器官结构功能特征的细胞聚集体。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类器官制造的仿生性、尺度、一致性和规模化。报告将概述生物3D打印技术在类器官制造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团队在生物3D打印类器官制造中的生物3D打印技术、高保真3D打印技术、类器官实时无损成像与定量分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进展,并展望3D打印与类器官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