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微流控技术加速底盘菌株高通量筛选
报告人:王月桐
所在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报告人简介:王月桐,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硕导、讲师。2017年获得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22年获得东南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加入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带领的合成生物学青年创新团队,主要从事基于液滴微流控的高通量筛选及工程菌株改造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企业横向等项目7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南京师范大学2024校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担任江苏省生物资源研究会秘书、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学专委会会员。担任Advanced Manufacturing、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等期刊的编委和客座编辑。在国际主流期刊累计发表50余篇SCI论文,引用共计2700余次(h-index 29)。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14篇发表于IF大于10的国际权威期刊。研究成果共获专利授权10余项。指导学生团队获得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全国银奖,以及2024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全球金奖并获得“最佳可持续发展影响奖”提名。
报告摘要:性能优良的工业微生物是现代生物制造产业的核心。液滴微流控高通量筛选作为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一项变革性使能技术,已成为获取优质菌种资源的有力手段。然而,工业丝状真菌的高通量选育却尤为困难。新生菌丝尖端极易刺破水相液滴,造成产物渗漏和交叉污染。为解决以上难题,报告人研究聚焦于开发凝胶封装微反应器,为丝状真菌突变菌株长期稳定培养及产物积累提供有效力学支架和物理约束;开发光学传感载体,提升微环境中代谢产物的实时快速检测能力;自主搭建智能化微流控高通量筛选装备,完善丝状真菌分选全流程,分析理解突变株高产潜在机制并反馈指导基因工程改造。